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广东试水药品比价交易新规 开展季度竞价

广东试水药品比价交易新规 开展季度竞价

时间:2017-01-30 来源:久久健康网

针对部分过期专利药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广东省出台比价交易新规,并将药品在线交易由“月月竞价”调整为“季度竞价”。

药品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广东此次新规在什么背景下出台,效果又会如何?8月1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

此系列规定由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编办、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国资委、广东省工商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其中作为最主要的规范文件《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入市价计算规则、竞价交易规则、层次划分、分组规则、经济技术标评审表、“双信封”评审比例表等方面。

针对部分过期专利药等药品价格存在虚高,交易办法引入比价交易新规则,主要做法是将“稳定出口到国际主流市场药”“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技术标综合最高得分品种”等优质国产药与“过期专利药”通过比价系数同台竞争。

以下是记者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的对话。

曾赴香港“取经”

记者:过期专利药物在国内为何仍能维持较高价格?

曹健:长期以来,药品价格主要是由发改委制定。而在省级招标采购中的一些关系,也是药品保持较高价格的原因之一。这实际上属于历史性的药品定价范畴。国家发改委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每年过期的专利药也在降价,但降价幅度非常小,这是由于过去药品竞价的老机制决定的。

记者:广东《交易办法》出台前,有关方面曾赴香港等地区学习药品采购经验,能否谈谈有哪些有益经验?

曹健:香港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采用“中央供应合同”(Bulk Supplies Contract)、“中央统筹报价”(Standing Quotation)和“医院直接采购”(Direct Purchase)3种方式。中央供应合同即集中招标采购,对于公立医院每年采购支出大于100万港币的单种药品,通过医管局集中招标采购,通过中央供应合同采购的药品大都是普遍使用且用量较大的药品品种。中央统筹报价即竞争性谈判,医管局集中汇总各医院每年采购支出在5~100万港币范围内药品的用量数据,以此数量作为采购预算及供应商报价的参考。医院直接采购方式是针对医院每年单项药物支出少于5万港币的药物品种,医院遵循医管局的《采购及物料管理手册》,由医院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自行安排采购的药品。医院直接购买需采用报价购买的方式,要有不少于两个以上的报价厂商进行比较。

药品降价仍是持久战

记者:引入比价交易新规则的拟定过程中,外资与内企两大阵营分别提出了什么样的反馈与意见?

曹健:就比价而言,一方面,其实对国内企业来说,能通过引进评价的药品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跟过期的专利药作比较,还是处于劣势的。因为这个一致性评价去年才刚开始,所以通过的数量比较少。相对于国际来说,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基本上都耗费了很长时间。美国是通过10年时间才淘汰了6000多种不合格药品。日本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从1997年开始启动药品评价工作,到现在也才完成差不多700多个品种。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现有的能力,研究机构至少还要十年才能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国内药企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好一致性评价的,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记者:在比价交易新规则中,鼓励过期专利药物通过适当降价来保住市场份额,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未来效果?

曹健:我认为,实施比价交易新规则,未必能让药价在短期内降低许多,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尚待观察。目前在国外,药品降价一般是通过集团采购模式和完全市场化的方法来进行。

记者:引入比价交易新规则还需要出台哪些配套措施?

曹健:如果按照规则,比价交易必须要进行长期的分成,并进行分类。所以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敲定。第一,在国际上,比价其实不是配套措施之一,它一定是围绕着一个像国外的集团采购的带量采购的方式。第二,药品是要有药品医学进行配套,目前我们的配套设施不是特别完善。虽然广东公立医院规定三天付货款,但不一定能保证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能做到,比如一些地市医院,县级医院因为经营状况不是特别好,自身的经济压力又比较大,这方面就没法保证。因此,比价交易新规则的实施要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很多配套工作要做。

上一篇:粤出台医疗机构药品交易暂行办法 高价专利药降一成 下一篇:关联审批来啦! 国内上市药辅名单抢先看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