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丽珠集团(000513)2016年三季报点评:核心制剂较快放量,高增长势头延续

丽珠集团(000513)2016年三季报点评:核心制剂较快放量,高增长势头延续

时间:2017-06-15 来源:久久健康网

事件

近日,丽珠集团公告2016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7.24亿元,同比增长17.1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24.08%,归母扣非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27.97%,基本每股收益为1.57元。

点评

公司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业绩前瞻预期。

高增长势头延续,毛利率逐步提升。分季度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单季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2.41%、30.48%和9.50%,Q3增速较低预计和公司不同季度的收入确认有关;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98%、13.12%和33.05%,Q2增速较低与费用增加较多有关。分产品来看,随着公司持续推进产品渠道下沉以及基层医疗机构队伍建设、落实各省空白市场开发考核、全面启动院外销售、加强重点品种学术营销和终端推广,我们预计参芪扶正注射液营收同比增长约10-15%;注射用尿促卵泡素、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艾普拉唑肠溶片、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仍然延续中报的高增长态势。预计原料药业务板块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贡献盈利弹性。总体来看,公司虽然受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但在营销改革的推动下,主要制剂收入增速有望延续中报的良好势头。同时公司三季报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4.61%和11.41%,同比分别提高3.24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毛利率大幅提升预计和核心制剂放量增长及原料药盈利改善有关。展望2016年全年,我们认为随着营销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和招标的推进,公司主力品种仍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高端专科药有望继续放量,艾普拉唑有望进入全国医保,预计公司净利润保持20%以上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产品研发不断推进,精准医疗布局不断完善。在研品种方面,注射用艾普拉唑纳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公司还在继续进行艾普拉唑系列的其他创新产品的深度开发,替格瑞洛片、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相继获得临床批件,盐酸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获批立项;生物药方面,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注册补充资料的准备工作,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工作,准备递交Ⅱ/Ⅲ期临床申请资料,预计最快2018年获批上市;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rhCG)已递交新药临床申请注册的补充资料至CDE;公司在单抗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在研抗体药物项目近10个,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癌症等,形成了较好的研发梯队。去年公司同Epirus就Actemra的一种生物仿制药新的化合物产品(BOW070)的临床研究及商业化进行合作,有利于提升单抗生物研发水平,推进公司单抗生物药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在精准医疗领域,公司先后与CYNVENIO合作,积极布局肿瘤基因检测及精准医疗新兴业务领域。目前已完成设备与试剂的生产技术转移工作,在临床研究、联合实验室合作、设备与试剂的临床注册等方面均已顺利开展,公司目前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投放Liquid Biopsy?平台设备并从事临床病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珠海市人民医院也合作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从事精准医学临床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产品注册方面,设备的一类注册已在公示阶段,其它试剂的注册已初步确定临床方案并确定了临床试验医院。我们预计明年上半年ClearID检测和Liquid Biopsy系统的注册申请有望获批。此外,公司在研发布局上紧跟国际生物医药前沿发展,不断加快布局精准医疗业务,以实现“药物治疗+基因测序诊断”的协同发展。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仍将积极寻求海外项目合作机会,不断丰富公司产品梯队和研发实力。

总体费用率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从财务指标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23.16亿、5.06亿和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3%、13.63%和-44.76%。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受销售增长、市场及推广费用相应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大幅降低是由于贷款减少导致。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增加以及折旧费用增加所致;三项费用率为49.96%,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总体费用率增加主要受销售投入增加的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8.83亿,同比增长54.64%,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总体来看,公司销售费用增加带来总体费用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观利润增速,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较为稳健。公司增发完成后在手现金超过26亿,充足的现金储备利好公司外延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在现有的生殖专科优势领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抗肿瘤、精神、消化等专科的产品线,产品梯队完善,新产品艾普拉唑、亮丙瑞林、NGF等都属于高端专科药,艾普拉唑有望进入全国医保目录,在单抗领域也已深入布局。作为产品线梯队良好的专科药企,公司在激励机制理顺以及招标开启后潜力新产品进入放量周期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增速有望提升。同时公司与海外开展技术合作,布局精准医疗,建立公司在“药物治疗+基因测序诊断”的协同竞争优势,未来外延发展仍然值得期待。公司的非公开发行项目顺利完成也为公司未来在资本市场运作提供资金储备。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1.79、2.25、2.71元,对应2016-2018年动态PE分别为32X、25X、2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继续亏损超预期;参芪扶正注射液控费降价影响超预期。

上一篇:医药创新概念 “攻防兼备”受青睐 下一篇:中央定调未来15年医械发展方向,国产化等系重头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