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两个交易日中,股指先是在中字头巨象股的躁动中攻城略地,沪指一蹴而就越过了被视为重要阻力的3100关口,创出两个月以来新高,紧接着又在题材股的轮动中窄幅震荡。但是,这种局部狂欢和市场赚钱效应的不对等状态,再次令散户们有些郁闷——追高大蓝筹着实下不去手,哪些板块才是较好的突破点,同时又“可攻可守”?记者梳理后发现,不少机构投资者非常青睐创新医药概念股。
在资本界的翘首期待中,近期卫计委等五部委如约发文:计划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推进医药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当前这个变革、创新的时代,对待医药行业这一长期增长较快、细分子行业多的领域,投资者首先要有信心,其次一定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动态地观察其中的变化,捕捉其中的机会。”国投瑞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张佳荣对记者强调,在把握医药行业机会的同时,坚持以“创新”为着眼点精选个股,可能就是实现稳健增长的通衢大道。从市场数据看,虽然近年来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速出现下滑,但一些创新医药企业却持续受到资本的追捧,国投瑞银医疗保健行业在具体配置中,就以上升空间明确的中成药、非处方药公司及医疗服务板块等标的为主,并借此博得了一年来超过两成的收益。而此期间,上证指数从去年10底的3400多点下跌到昨日收盘的3131点,跌幅达一成多。
张佳荣表示,医药行业有很高的专业门槛,一家医药企业一旦拥有“创新”的标签,不但在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排他性,随之带来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比如新一代细胞免疫疗法、基因编辑技术等治疗方法的出现,尽管相关研究多数还处于临床早期甚至临床前,并不妨碍市场给予相关龙头企业极高的估值。此外,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等政策,也在倒逼医药行业进行新药创新。
他具体建议,具有分销能力的医药零售商显然更具优势,既有能力承接这部分市场,又能和医院的对接工作做好。特别是全国或者区域性龙头,前者分销能力更强,后者能将销售网络下沉得更深,在本区域内和医院的合作或许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