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Azithromycin for Suspension
汉语拼音:aqimeisuganhunxuanji
国药准字H20103048
阿奇霉素
将本品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成人用量:1.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第1日,0.5g顿服,第2~5日,一日0.25g顿服;或一日0.5g顿服,连服3日。小儿用量:1.治疗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体重10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第2~5日,每日按体重5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g)。
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多为轻到中度可逆性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有:⑴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呕吐等;⑵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⑶其他反应:如厌食,阴道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2.临床中还观察到下列<1%的不良反应:⑴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粘膜炎,口腔念珠菌病,胃炎等;⑵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⑶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等;⑷其他反应:未觉异常等。3.上市后口服制剂还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其与本品相关性尚不清楚。⑴过敏反应:关节痛,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光过敏;⑵心血管系统。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1.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3.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有些因阿奇霉素引起的反应可反复发作,需较长时间观
根据国外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资料介绍,获得以下有关本品信息: 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素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阿奇霉素的峰浓度大约降低了25%,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对服用阿奇霉素又需要服用抗酸剂的患者,不应同一时间服用这些药物。 西替利嗪:健康志愿者同时口服阿奇霉素和西替利嗪(20mg)5天,稳态浓度下两者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作用,亦未观察到QT间期的显著变化。去羟肌苷(二去氧次黄嘌呤核苷),与服用安慰剂相比较,6例HIV阳性患者每日同时服用1200mg的阿奇霉素和400mg的去羟肌苷并未影
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 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霉素对以下多种致病菌有效: 革兰阳性需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大多数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革兰阴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沙眼衣原体。厌氧菌: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性
儿童注意事项: 治疗小于6个月小儿中耳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小于2岁小儿咽炎或扁桃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确定。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动物实验显示本品对胎儿无影响,但在人类孕妇中应用尚缺乏经验,故在孕妇中应用须充分权衡利弊。尚无资料显示本品是否可分泌至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应用须谨慎考虑。 老人注意事项: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24个月
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
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
化学药品,0.1g
2010-02-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