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头孢拉定粉粒
商品名称:头孢拉定粉粒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touladingfenli
H20050225
头孢拉定
原料药,Bulk
----
1.成人: (1)口服给药:每次0.25~0.5g,每6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可增至每次1g。每天最高量为4g; (2)肌内注射:每次0.5~1g,每6小时1次,作深部肌注。每天最高量为8g; (3)静脉给药:每次0.5~1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天最高量为8g; (4)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减退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肌酐清除率大于每分钟20ml时,其推荐剂量为每6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每分钟5~20ml时,其剂量为每6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每分钟5ml时,其剂量为每12
头孢拉定毒性轻微,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1.过敏反应:主要为皮疹,药物热等,偶见过敏性休克。 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等症状较为多见,偶见假膜性肠炎。 3.血液系统: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4.肾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暂时性尿素氮升高,但尚无严重肾脏毒性反应的报道。 5.肝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 6.其他:本药肌注部位疼痛较明显
1.对头孢拉定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禁用。 2.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1.交叉过敏:对一种头孢菌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药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过敏。 2.慎用: (1)头孢拉定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期妇女慎用; (2)本药可暂时性改变婴儿的肠道菌群平衡而导致腹泻,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慎用。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1)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2)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反应。<
1.头孢拉定在体外与利福平或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2.克拉维酸可降低头孢拉定在体外对青霉素耐药类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但对梭形菌和多枝梭形菌的MIC则无影响。 3.丙磺舒可减少本药经肾排泄,提高其血药浓度。 4.头孢拉定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5.头孢拉定与卡莫司汀、链佐星(streptozocin)等抗肿瘤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6.头孢拉定与多黏菌素E、万古霉素、多黏菌素B同用可
1.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胞壁合成。PBPs位于细菌胞膜上,是细菌细胞壁合成末期的催化酶,不同的菌株有各自独特的PBPs,头孢拉定对不同PBPs的亲和力不同是影响其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 2.头孢拉定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机制是使细菌合成渗透性不稳定的缺陷细胞壁;其另一个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分裂所需的胞壁水解酶的抑制因子,进而促使细菌胞壁崩解。 3.对本药敏感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A组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儿童用药:儿童: 1.口服给药:每次6.25~12.5mg/kg,每6小时1次; 2.肌内注射:小儿(1周岁以上),每次12.5~25mg/kg,每6小时1次,作深部肌注; 3.静脉给药:小儿(1周岁以上),每次12.5~25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
-
Orchid Chemicals & Pharmaceuticals Ltd.
处方药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化学药品
非医保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