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商品名称:欣维宁
英文名称:Tirofiban h 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xinweiningyansuantiluofeibanlvhuanazhusheye
国药准字H20041165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盐酸替罗非班,辅料为氯化钠。
100ml:盐酸替罗非班5mg与氯化钠0.9g
本品仅供静脉使用,需有无菌设备。本品可与肝素联用,从同一液路输入。建议用有刻度的输液器输入本品。必须注意避免长时间负荷输入。还应注意根据病人体重计算静脉推注剂量和滴注速率。临床研究中的病人除有禁忌症外,均服用了阿司匹林。 1.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与肝素联用由静脉输注,起始30分钟滴注速率为0.4ug/kg/min,起始输注量完成后,继续以0.1u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在验证疗效的研究中,本品与肝素联用滴注一般至少持续48小时,并可达108小时。病人平时接受本品71
1.根据文献资料,本品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时,与药物有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出血(研究者的报告通常是渗出或轻度出血)。 (1)除有禁忌症外,病人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血红蛋白下降大于50g/L,伴或不伴有一个确定部位的出血﹑颅内出血或心包填塞。 (2)血红蛋白下降30g/L,伴有已知部位的出血﹑自发性肉眼血尿﹑呕血或咯血。 (3)在PRISM-PLUS研究中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联合治疗组或对照组(接受肝素治疗)均未报告有颅内出血。在RESTORE研究中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
盐酸替罗非班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所以盐酸替罗非班禁用于有活动性内出血、颅内出血史、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的患者;也禁用于那些以前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盐酸替罗非班应慎用于下列病人: 1.近期(1年内)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或有临床意义的泌尿生殖道出血。 2.已知的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病史。 3.血小板计数小于150,000/mm3。5.1年内的脑血管病史。6.1个月内的大的外科手术或严重躯体创伤史。 4.近期硬膜外的手术。 5.病史﹑症状或检查结果为壁间动脉瘤。 6.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 7.急性心包炎。 8.出血性视网膜病。 9
1.对于盐酸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和肝素的相互作用已进行了研究。 2.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用时,比单独使用肝素和阿司匹林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参见不良反应)。当盐酸替罗非班与其它影响止血的药物(如华法令)合用时应谨慎(参见注意事项,出血的预防)。 3.在临床研究中盐酸替罗非班与β-阻滞剂、钙拮抗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硝酸酯类联用,未见有临床意义上的不良相互作用。 4.在PRISM研究(血小板受体抑制对缺血综合征的治疗)一个亚组的病人(n=762)中,接受下列药物之一的患者的
1.药理作用: 血小板激活、粘附和聚集是粥样斑块破裂表面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性起始步骤,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缺血综合症即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以及冠脉血管成形术后心脏缺血性并发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问题。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该受体是与血小板聚集过程有关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体。盐酸替罗非班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结合,因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 体外试验显示,盐酸替罗非班可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延长健康人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 对妊娠妇女尚没有进行适当且对照良好的研究。在妊娠期间盐酸替罗非班只可用于以证明对胎儿潜在的益处大于潜在的危险时。2. 尚不知盐酸替罗非班是否从人的乳汁排泌。因许多药物可以排泌到人乳汁中,而且可能对哺乳的婴儿产生不良反应,所以要根据此药对母亲的重要性来决定是中断哺乳还是中断药物治疗。|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老人用药:在临床研究中,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病人(≥65岁)的有效性与对年轻人(
室温,密封保存。
18个月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处方药
¥1.70起
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塞,冠脉缺血综合征,心脏缺血并发症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100ml:盐酸替罗非班5mg与氯化钠0.9g
2010-09-30
非医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