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H 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国药准字H20051740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克林霉素。)
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1.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 (1)扁桃体﹑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 (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感染等。 (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 (5)其他:脊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2.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脓胸﹑肌脓肿﹑厌氧菌性肺炎。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 3.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 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
1.成人: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中度感染:0.6~1.2g/日,分2~3次。 (2)严重感染:1.2~2.7g/日,分2~3次。或遵医嘱。 2.儿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中度感染:15~25mg/kg/日,分2~3次。 (2)严重感染:25~40mg/kg/日,分2~3次或遵医嘱。 3.静脉滴注将本品0.3g用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注30分钟。
1.局部反应: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 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皮炎,极少数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 4.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为一过性。 5.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 6.极少数病人出现血尿,多与给药剂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有关,经治疗后一般可恢复。 7.极少数病人可产生伪膜性肠炎。
本品与林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本品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1.本品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2.本品与氨苄青霉素、苯妥英、巴比妥盐酸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可产生配伍禁忌;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3.肝、肾功能损害者及小于4岁儿童慎用,孕妇及哺乳妇女使用本品应权衡利弊。 4.如出现伪膜性肠炎,选用万古霉素口服0.125~0.5g,每日4次,进行治疗。
1.本品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合用时应注意。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2.本品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假膜性肠炎可能。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本品不宜与抗蠕动止泻药合用。与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时,本品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使用,需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3.本品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
1.药理作用: (1)本品为林可酰胺类抗菌素,主要通过与50S亚单位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的早期蛋白质合成,清除细菌表面的A蛋白和绒毛状外衣,使其易被吞噬和杀灭。 (2)体外试验表明,克林霉素对以下微生物有活性: ①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均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菌株)、链球菌 (粪肠道球菌除外)、肺炎球菌。 ②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属:拟杆菌属 (含脆弱拟杆菌群和产黑素拟杆菌群) 和梭杆菌。 ③厌氧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细菌属和放线菌属。 ④厌氧和微需
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
10.0-10.0
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化学药品,0.3g(按C18H33ClN2O5S计)
201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