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国药准字Z31020222
茵陈提取物 栀子提取物 黄芩甙 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
本品为橙红色的澄明液体。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属上述的候者。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症状缓解后可改用肌内注射,一日2~4ml。
1.过敏反应:潮红,皮疹,瘙痒,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不适,水肿,乏力,多汗,面色苍白等。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胀气,胃不适等,有胃肠道出血个案报告。 4.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等。 5.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等。 6.精神及神经系绕:头晕,头痛,抽搐等。 7.用药部位:皮疹,瘙痒,静脉炎,局部麻木等。
1.对本品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3.孕妇禁用。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溶媒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药理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证实,黄芩对伤寒、痢疾、绿脓、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栀子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尚可杀灭钩端螺旋体。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痢疾、伤 寒、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茵陈煎剂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强烈的解热作用。金银花对伤寒、百日咳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强烈的抗菌作用。由于本品尚有利湿作用,因而更能增强细菌毒素的排泄,并且还有抗病毒之作用。实验用四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10.0-10.0
慢性肝炎,肝炎,呕吐,肝胆湿热,
中药,每支装2ml
200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