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壬二酸
商品名称:壬二酸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renersuan
国药准字H20030328
本品主要成份为壬二酸,其化学名称为1,9―壬二酸。
原料药
----
本品供局部使用,涂于患处,每日2次。可持续3~12个月。
发生的不良反应一般皆较轻微而且短暂。 1.1-5%的患者用药初有瘙痒,灼热,刺激和刺痛感。其它不良反应有红斑,皮肤干燥,皮疹,脱屑,刺激,皮炎及接触性皮炎等,其总发生率不到1%。 2.本品有引起变态反应的潜在可能性。极少数报告,称因使用本品而引起哮喘加重,皮肤色素减少,白斑,多毛,发红(毛囊角化病的征兆)及复发性嘴唇疱疹恶化。
对本品中任何成份敏感者禁用。
1.使用本品时如出现过敏或严重刺激性反应,应立即停药,作适当处理。 2.本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按处方规定的疗程用药。 (2)用药部位不要作封闭性包扎。 (3)深肤色患者如遇肤色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 (4)只用于皮肤,要注意本品不触及双眼,若触及,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5)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破损皮肤、口及粘膜组织近旁使用。 (6)由于本品呈酸性,在破损或发炎区皮肤涂敷本品时,偶可引起暂时性的刺激反应(瘙痒、灼热或刺痛)。这些反应一般只发生于用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参考文献。
1.本品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在体外,壬二酸对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其原理可能为抑制微生物的蛋白合成。 2.本品能使毛囊漏斗部的角化过程转为正常,对受试者的皮肤标本进行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后,还发现治疗后有皮肤角质层变薄、角质透明蛋白颗粒减少与变小、表皮层中丝角蛋白(filaggrin,角质透明蛋白的一个组分)含量与分布减少等现象,这些变化可能与该药抑制粉刺形成有关。 3.遗传毒性Ames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淋巴细胞诱变试验、小鼠显性致死突变试验均未见壬二酸有致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处方药
暂无报价
普通痤疮,粉刺,色素沉着紊乱,黑斑病,恶性小痣,黑素瘤
化学药品
非医保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