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体制机制。”此后,全国各地的医联体试验不断涌现。在所组建的医联体中,有些是城区医联体(主要是以城区三级医院为龙头,以二级医院为成员,以城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网络的医联体);有些是农村(即县域)医联体(主要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为网络的医联体);还有连接城区和农村的城乡医联体(有的城市还成立了两家分别由一家市三级医院为龙头,由多家县二级医院为成员,由众多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为网络的医联体)。通过建医联体,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局面,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早已成为绝大多数官员和专家的共识。可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已建立的医联体运行效果并不太理想,“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大医院看病排长队而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以及“过度医疗”,老百姓看病贵和难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大变化。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障碍,也有政策障碍,还有操作方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