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十三五”规划医药行业展望:加大供给侧改革

“十三五”规划医药行业展望:加大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7-08-30 来源:久久健康网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且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呼唤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来看看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十三五”规划的期望。

2015年10月29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下同)。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部分中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有六点,笔者根据供给端与生产端改革整理。

|生产端改革: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核心技术

生产端改革分别涉及第三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第五点“构建产业新体系”,原文如下: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

(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生物医药核心技术的发展,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的产业新体系的构造将会是“十三五”政策的重点。根据咸达数据V3.2,截止于2015年12月29日我国具有生物制品批文的生产厂家共有262家,批文数共2262个。批文最多的产品是人血白蛋白,共有178个批文数;其次是含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含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共86个批文数。国内厂家自研的真正治疗用生物制品非常少,2015年版药典记载的治疗类(含血液制品)有78个产品,唯一一个入药典的单抗是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上一篇:北京社区医院常用药有点儿缺 下一篇:中国对东盟中药出口呈大幅增长态势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