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主题为“谁来拯救急救医生”的医客沙龙上,医疗行业内部的行政决策者、医院管理者、急救人员、法律人士等,共同探讨了目前急救体系人员不足的难题。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在岗工作的院前急救医生约895名,其中急救医师应有426名,实际只有306名,实际缺口接近三成,而现有人员七成以上是临聘,每年流失率达25%。全市82家急救网络医院(站)中,有44家医院没有专职院前急救队伍。而深圳也将立法保障急救人员的合法权益。
调查工作强度高医生不愿干急救
在沙龙上,移动医疗平台“医客”发布了一份急救医生生存现状的调查问卷。“急救医生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有多重要?”调查中,52%医生认为十分重要,42%认为很重要。同时,有42%的人考虑过做急救医生,但也有35%的人从未考虑过做急救医生,还有23%的人服从安排。
在医院很多人不愿意干急救工作,主要原因又有哪些?调查显示,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工作风险大、保障不足,报酬和工作量不成正比是最排名前三的原因,其他还包括入编难、职称晋升难等因素。因此,大部分的医生希望在法律上、经济上、保险上能给予急救医生相关保障和支持。
现状44家医院无院前急救队伍
近年来,深圳院前急救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去年120接警66.9万个,出车16.6万次,救治13.7万人。值得注意的是,院前急救队伍不仅人手不足,而且流失严重,尤其在第一线工作的急救医师更是严重短缺。2015年,深圳应有急救从业人员1278名,但真正在岗工作的只有约895名;其中急救医师应有426名,实际只有306名,实际缺口接近三成,专职院前急救人员严重不足。
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张福林告诉记者,全市82家急救网络医院(站)当中,只有38家具有专职院前急救队伍,44家没有专职院前队伍,为了弥补人力不足,这些医院只能让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兼职参与院前排班。
院前急救队伍正面临“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的尴尬。张福林介绍,目前深圳院前急救人员的临聘比率高达74%,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编率也偏低:三级综合医院和一二级医院医护在编人员比例满分率分别为62.5%和47.6%。最近在深圳院前急救系统内部展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急救医师的流失率达25%,民营医院更高达40%-50%。急救人员流动性大,无法保证必要的、连续性的继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急救水平的提高。
对策需立法保障急救人员权益
如何才能破解急救人才不足的问题呢?宝安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文武表示,要留住急救医生,首先要提高待遇,同时要理顺医生转岗的机制,让院前急救医生的职业生涯有上升空间。原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也提出首先要解决急救医生的安全和待遇问题。
除了提高薪酬以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永剑则建议,还需要整合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为急救医生发展破局。深圳市深宏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学明律师则指出,拯救急救医生需要有立法的保护,还要医院在管理、晋升渠道等方面对急救医生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