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卫生间里常犯的10个错!

卫生间里常犯的10个错!

时间:2017-02-02 来源:久久健康网

卫生间本来应该是你去保持个人卫生的地方对吧?但是,把卫生间变成感染间的错误行为可真的是不少。美国的很多医学专家都提过各方面意见,今天我们来归纳一下。

1,牙刷不能离马桶太近

这个“太近”,是有确切指标的:6英尺(1.83米)。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SchoolofPublicHealth(SPH))的研究人员KimberlyThompson在她关于细菌和抗生素的专著中指出,冲马桶的时候,马桶内物质的雾化分子最远可以达到这个距离。当然,对许多人来说,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卫生间可以让牙刷和马桶离那么远。那么,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冲马桶之前,把马桶盖子盖起来。

把马桶盖起来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去把牙刷盖起来。有些人以为给牙刷装个罩子能保持牙刷清洁,实际上美国牙科协会(AmericanDentalAssociation)强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潮湿封闭的环境比起开放的环境来说,养各种细菌的能力简直爆炸。

同时,美国牙科协会推荐使用前清洁牙刷,至少每3-4月进行更换。

2,毛巾使用时间过长

实在有太多人在过度使用他们的毛巾和浴巾,尤其是那些习惯把毛巾和浴巾挂在卫生间里而不是挂出去晒的人。Simons学院健康卫生中心的主管ElizabethScott表示惯用的毛巾很可能导致人伤口感染,主要是因为毛巾本身的织物构造再加上许多人习惯将其放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培养各式各样的细菌。更重要的是,毛巾往往会接触许多人体组织,这里头的隐患可不得了。

她认为,如果是超过1个人使用的公用毛巾,必须每天更换。而如果是个人的毛巾,每个礼拜更换一次干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许多人使用毛巾的时候顺手洗了就认为这样就清洁干净了,实际上是个错误的观念。

3,浴球更换太慢

首先,天然的丝瓜络听起来很美,但是……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早就显示,天然丝瓜络暴露在空气中24小时就会长能引起感染的绿脓杆菌。

而人工合成材料的抗菌性能稍微好一些,但是皮肤科医生还是建议起码8周换一换。

4,洗错手

5月5日世界洗手日,各大医院、医疗机构和WHO都为大家的洗手问题操碎了心啊。其实,正确的洗手是我们能做的最最省力但是效果最好的抗菌行为之一。但是很可惜大多数人洗手方式都不对,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95%的人洗手都只花15秒以下,没错,从沾到水到关上水龙头总共花不了15秒。

而美国CDC推荐的洗手指南中,光是花在搓手上,就要超过20秒。

WHO推荐的正确洗手方式:

5,浴帘太宽太长

浴帘过长过宽其实是个养霉菌的好温床。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弄短一点弄窄一点,就像图上这样。并且多数时间保持伸展而不是折叠起来。

6,光脚在卫生间里乱走

一项调查发现卫生间地板的细菌数量——约200万每平方英尺——是普通的清洁地面的200倍。所以,要么多把卫生间地板角角落落都擦擦干净,要么还是搞双拖鞋吧。

7,用同一块海绵擦各种东西

不要用同一块海绵来擦浴室墙壁、浴缸、洗手池、镜子甚至马桶圈!这么干就是在交叉感染!并且,美国农业部在2007年就推荐,把海绵丢微波炉里转转消毒,能杀掉99.99999%细菌,用洗碗机洗能除掉99.9998%的细菌。

8,过量使用香波

每天用香波洗头的人里,如果不是头皮有分泌问题被正规皮肤科医生建议必须如此,最好不要再继续了。皮肤科专家Dr.ZoeDraelos表示,头皮的分泌物是天然的护发素,每天用香波洗头容易破坏其环境。

9,坐姿错误

实在有太多研究说明蹲姿排大便比坐姿更有利。其实1964年的医学教材Bockus’sGastroenterology里面就明确说过“最理想的排便姿势其实是蹲姿,即大腿贴近腹部”。2010年,LUTS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则表明蹲姿排便可以减少腹腔压力。2003年DigestiveDiseasesandScienc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蹲姿排便的时候,肠道运动速度平均都要快个79秒。

当然许多有马桶而且习惯坐姿的人估计不愿意用蹲厕,因为马桶舒适度可能更高。那么还是有一个小窍门的:把脚垫高些,当然不需要像图上这么夸张,垫到适宜排便的角度就好啦。

10,选不好清洁剂

有部分品牌的清洁剂不能混用,容易产生有毒气体。有些清洁剂甚至本身就有一定的使用风险。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分辨似乎很困难。那么,可以考虑采用更安全的材料来清洁。比如,把葡萄柚切一半,加上食用盐,其实是很好的浴缸擦洗刷。如果说是沾在洗手台上去不掉的污渍,试试看用柠檬,柠檬酸的氧化性有时候不比清洁剂差,最关键的是它没有危险性。

上一篇:艾滋病疫苗大规模试验将在南非进行 下一篇:支付宝蚂蚁花呗联手华山医院推出个人消费者医疗分期付费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