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规模达到882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42%,而同比中成药销售规模增长为7.2%,也就是说中药注射剂销售增长落后中成药增速近6个百分点。
当初备受期待的中药注射剂为何会进入到如此穷途末路?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勇再战为其正名?
药价问题永远是制药界的敏感话题,而药品降价的新闻总能引发轩然大波。上个月,国家卫计委网站正式公布的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涉及两种疾病3种用药,降幅都在一半以上,与周边国家(地区)趋同。
还有一类产品,其命运也与跨国药企的原研药一样多舛,那就是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产物之一,中药注射剂在为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如今却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一方面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另一方面有关各地中药注射剂招标遇冷的新闻不断。
中药注射剂的窘境
在今年年初,宁波市开始对列入限价采购目录的中成药开始报价,有742个独家中药列入了限价采购目录。对比宁波此前发布的独家议价清单和宁波市公布的药品中标清单,只有两家独家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入围拟中标清单,虽然浙江省标时中标的独家中药注射剂本来就少,但是结果出来还是震惊了业内,可以说中药针剂基本都弃标了。
这个噩耗对于中药注射剂来说,可谓是破屋更糟连夜雨。根据中康CMH的数据,201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规模达到882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42%,而同比中成药销售规模增长为7.2%,也就是说中药注射剂销售增长落后中成药增速近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