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22临床试验核查一周年,有不少文章对这一年来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今天让我们把视界再放远一些,回到10年前,看看2006年前的注册核查是如何进行的,历史可能会重演,所以更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入行比较晚的,更需要了解一下那段历史。
那时笔者也是众多研发大军中的一员干将,很多研发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是用词不当,相比现在的研发速度,形容是比较准确的)申报着产品,越是听说国家药监局要注册关门(如改剂、中药仿制都不能报了),老板就越是让加快进度,直到有一天……
狼来啦!不怕,以前狼不就是在我们身边转悠吗?这次狼动真格啦,开始吃羊啦……
10年前的行动和去年7.22其实很相似,可以见文后所附2006《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的通知》,是不是有点眼熟?不同之处在于2006年是临床和临床前试验全面核查,7.22是只核查临床试验,也是反复动员/吓唬,先自查自纠,让企业撤掉了大部分申报品种,接着开始集中审评,着手制定详细的审评技术要求,每一个技术要求都是不批准的索命符……。但企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一些企业甚至通过更高明的造假,来证明以前的资料是“真的”。
那时流传一个段子:注册查核前药品研发人员是骗子(严重弄虚作假),药品审评人员是傻子(不分真假好赖基本都批);查核时期审评人员是疯子(申报品种基本是见一个枪毙一个),药品研发人员成傻子了(看着一堆被枪毙的产品目瞪口呆)。
凤凰浴火要能涅磐才叫凤凰,如果不能重生,那就是死了(鸟),2006年开始的注册核查让一大批品种、一批研发企业倒下去了,随着2007年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研发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然而在不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下,在监管部门的懈怠中,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核查的高压过去之后,一些企业造假(不规范)行动又开始了,特别是在最关键、最花钱的临床试验中,所以有了去年的7.22临床试验核查惨案。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经过10年前的注册核查,药品研发规范、进步了许多,但并不彻底,去年7.22核查非常彻底,希望今天药品研发行业能够吸取“血”换来的教训,一以贯之,10年后不用再来一次药品注册集中核查。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