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11种中药材价格走低

11种中药材价格走低

时间:2017-05-28 来源:久久健康网

商务部近期发布《2015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从2012年开始,这已经是商务部第三次发布这一报告。

与往年不同,在数量上,2015年报告中,收录的中药材品种从之前的29种扩大到35种;趋势上,国内中药材重点产品的价格较为平稳,21种中药材的平均价格在2016年将持平;只有14种有跌幅,平均价格上涨的只有3种。出口市场上,价格波动较大,下滑明显,根据报告分析,35个品种中有单独海关编码的34个,其中,23个品种价格出现下滑,占比为68%。下滑幅度超过30%的品种有党参、黄芩和白芍。

具体来说,此份报告中透露出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信息是:三七,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可采收面积的急剧扩张,必然带来价格的跌,整体形势堪忧。”

近年来,三七的新增种植面积持续上升,其中,2012年的可采挖面积为4.2万亩,2013年增加为7.1万亩,2014年再度增加至19.2万亩,2015年,三七的可采挖面积已经上升至65万亩。

随着生产面积的增加,价格却一路走低。以120头规格为例,2013年平均价格为648.2元/公斤,2015年已跌至124.4元/公斤,年平均跌幅为81%。

除三七以外,2015年价格出现下滑的品种还有白芷、太子参、茯苓、白芍等。

根据报告的分析,扩种是中药材价格下滑的主要诱因。这一情况同样出现在白芷上。白芷价格从2013年开始持续下滑,以四川统货为例,2013年平均价格为14.1元/公斤,2015年跌至7元/公斤,跌幅为50%。

当然,也有价格上涨的中药材。

附子价格已是连续第四年上涨,以清水白附片规格为例,2012年平均价格为40.3元/公斤,2013年上升为45.3元/公斤,2014年继续上涨至88.6元/公斤,2015年高达130元/公斤。

附子在本轮涨价之前曾低价多年,种植户收益不高,种植意愿低,加上其加工成本逐年抬升,因此价格触底后急剧反弹。需要注意的是,附子近年价格较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扩种面积较大,为后期价格下滑埋下隐患。

2016年,这35种中药材的价格趋势将会如何?根据分析,纳入统计的35个品种中,预期21个品种平均价格2016年将走平,11个品种平均价格将降低,3个品种平均价格将上升。

35种中药材价格未来走势预测

上一篇:处方药零售风口已至,迎风飞扬还需打破哪些壁垒? 下一篇:最新公布:中国医疗责任保险保费收入突破20亿元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