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真变了!
以前进了目录就相当于给销售加了推进器,现在当静下来看新版医保目录时发现,满眼皆是各种限制,且看受限制的115个中药品种清单。
从医保的限制来看,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种:
1、病种限制,例如仙灵骨葆胶囊(片、颗粒)、龙牡壮骨颗粒、大株红景天、安宫牛黄丸、康莱特软胶囊等等,都是市场上知名的品种,但是报销范围都受到病种的限制。限制之下,预计超适应症的使用将会受到一定限制。而未来和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等结合,未来对价格形成近一步的碾压。
2、人群限制,例如,牛黄抱龙丸,仅限儿童使用
3、医院限制,例如,喜炎宁、醒脑静、痰热清、鱼腥草、清开灵等中药注射液仅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具体品种分析见下文。
4、多种受限。例如,清开灵注射液报销范围是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急性中风偏瘫的患者。在双重限制之下,其使用量预计将大大减少。
38个中药注射剂受限
由于中药注射剂中有一些是销售额过10亿的大品种,所以,中药注射剂一直备受关注。据健识君整理,共有38个中药注射剂受限,其中有26个品种仅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健识君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医保部门对中药注射剂限制的思路:限制中药注射剂在基层的滥用。考虑到很多大的三甲医院,比如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等都已经将中药注射剂拒之门外,那么,对于很多注射剂来说,二级医院或将成为这些品种的主市场。
在这26个限二级及以上医院报销品种中,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都是基本药物。
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基本药物必须要在基层配备,这其中或有冲突之处。此外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分级诊疗,基层和大医疗机构用药结构正在逐渐统一,仅限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或有冲突之处。不过,在医保控费的情况下,健识君认为,医保费用报销应是以医保目录为准,允许配备但是不报销,所以,这些品种未来前景并不太好。
附:受限的38个中药注射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