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给药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给药方式,不过血管内皮的存在导致分子量大于白蛋白(66kDa)的物质无法渗透出血管。只有当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显著增强时,蛋白质、核酸、纳米药物等才能大量穿过内皮进入组织。而大多数疾病状态下,病灶处血管内皮都保持着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导致大分子药物难以大量递送至病灶区。因此,克服血管内皮障碍是药物递送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近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埃默里大学的Wilbur A.Lam教授与莱斯大学的Gang Bao教授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增强血管内皮渗透性的物理方法。他们先用外磁场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摄取磁性纳米颗粒(MNPs),再用外磁场作用于胞内MNPs,影响内皮钙黏蛋白和F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扰乱血管内皮黏着连接,从而靶向增强特定区域血管内皮的渗透性,最终增强系统给药在特定部位的输送效率。